高速搅拌机|变频高速搅拌机|高速分散搅拌机-斯诺克球迷网直播_球迷网2号台
高速搅拌机源头制造斯诺克球迷网直播搅拌机
全国咨询热线:136-6889-0901

响应祖国号召支援三线建设——宝鸡南门口两栋老楼的故事

时间: 2024-04-30 09:12:58 作者: 斯诺克球迷网在线

  据说陕西宝鸡南关路社区即将开启旧城改造,位于南门口和红旗路铁路桥南的这几栋老楼也许过不了几年就会拆除。“九冶”,如今宝鸡中心城区已无这个地名,而这些建于上世纪60年代诉说着当年无私无畏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来宝鸡的人的故事并依然坚固的住宅楼也许即将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这段历史值得被铭记!

  在宝鸡南门口,红旗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上世纪60年代汇聚宝鸡,将自己的勤劳、智慧、技能和战天斗地的社会主义建设激情无私、无畏、无保留地挥洒在这座西北内陆城市的大街小巷,为的是响应祖国号召,支援宝鸡三线建设。

  南门口的两栋老楼上,有两副宝鸡人走过路过天天都能看到的标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标语灰底白字红框,镶在两排看样子很有年代的老楼的砖墙上,很是醒目,很是庄重。老楼和标语,成为南门口一道怀旧的风景。

  孙泽声80多岁,辽宁锦州人,1965年跟随中冶第九工程公司的先头部队赴宝进行三线建设,担任抹灰工,公司撤走后他留守宝鸡继续盖房修路,直到退休。

  “南门口的那两栋楼是我们九冶的家属楼,东面是9号楼,西面是10号楼,楼是在1968年左右盖好的,当年还是宝鸡最高的建筑。”孙泽声介绍说。

  孙泽声回忆,他刚来宝鸡时宝鸡还没有一座像样的楼房,南门口9号楼10号楼的位置是一个大垃圾坑。后来九冶职工陆续来了,家属也跟来了,一面援建宝鸡三线建设,一面自己也要盖房子住。九冶领导说:九冶人要拿出战天斗地的气魄,就是要在垃圾坑里建这两栋高楼。搞建筑的专业队伍,盖自家的楼也要盖出样板来给人看!

  本着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楼盖好了,用孙泽声的评价:“梁线砌得直直的,砖缝灰浆抹得平平的,一个钉子都钉不进去。经历两次地震都没事,再用50年也稳固。”

  “新楼盖好没多久,单位领导就派我和王德才、沈守法、张树东四个同志把这段标语做在墙上。字样是由一名四川籍的技术员书写的。我们四人都是抹灰工,负责在墙上抹灰抠字。搭着架子爬上去,先用水泥在墙上抹出底子,把字贴上去描出轮廓,再用灰刀一点点抠,一天工作8小时,不到十天就做完了。当时也没刷漆,自然色,原样一直保留到现在。50年了,一点破损都没有。”

  老标语和老楼,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而完好如初,它见证了在中国领导下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步伐,也必将看到宝鸡人更美好的明天。

  为方便九冶职工建设七一信箱期间来往,红旗路路西靠近铁路桥的地方,曾有个去七一信箱的转运站,当年每天总有不少人站在围栏里排队等车,老宝鸡人都知道。

  汽车站对面是博爱医院(现爱博医院),以前这里是九冶公司的留守处。所谓留守处,是指九冶公司离开宝鸡转战汉中建设汉钢时,在宝鸡留下的一部分人员,处理善后的机构。九冶的老人习惯把它叫留守处。

  这些九冶留守人员,把家安在宝鸡,居住在金台区和渭滨区的结合部南门口一带及红旗路铁路桥东西两侧,构成了一支说着东北话、山东话、江苏话的外省移民群体,现今他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天气好时,他们从当年自己亲手建造、现今依然坚固的老楼房里走出,在南门口的桥底下打打麻将,在长青路的花鸟鱼市里转转,或者走到转运站那里下下象棋,聊聊天——转运站,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当年建设七一信箱时,九冶的人员下火车要先在红旗路集合,然后坐着敞篷车去七一建设工地,‘转运站’就这么来的。”九冶社区的佟主任说。

  九冶和七一信箱颇有渊源。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冶第九工程公司响应国家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宝鸡,九冶来宝鸡的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家骨干军工企业七一信箱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一批又一批九冶的建筑工人通过红旗路转运站被输送到秦岭腹地,一座座厂房和楼舍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

  50多岁的老宝鸡人都记得,九冶人的到来给红旗路带来了空前的活力。不仅因为他们会说普通话,被誉为全国建筑行业的“国家队”,更因为他们改天换地的革命干劲深深地感染了宝鸡人。他们在铁路桥两侧盖家属楼,凭借肩挑背扛,仅用半年时间就挖出十几栋楼的基坑,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吸引了许多宝鸡市民加入到义务劳动大军,连十几岁的娃娃也帮忙搅拌水泥、搬砖头。那个年代的人,的确是激情四溢。

  当年,九冶来宝鸡携家带口的一共有几千余人,住房、上学、就医是头等大事。按照当时国家制度,国家大规模的公司是自己办学办医的,所以当时的九冶就建设了一所高规格的学校育红中学和九冶医院,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应俱全的九冶就此融入宝鸡充满秦风秦韵的辣子、扯面、醋的生活中。

  据《宝鸡市志》记载:1966—1975年,国家投资约12亿元,在宝鸡大规模进行三线建设,一批机械、电子、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工业公司相继落成,使宝鸡成为初具规模的电子、机械、国防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九冶援建七一信箱,只是浪花一朵。

  九冶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冶)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建筑名企,公司有过“三军聚宝鸡,鏖战九零二”(即今日宝钛集团,中国第一大钛产品加工公司)的豪迈与激越,也有过万人驰骋定军山,建设百万(吨)大汉钢的精彩与辉煌;有过计划经济时期“找米下锅”的求索与磨砺,也经历过市场经济中“三不靠”(不靠大城市,不靠大企业,不靠大项目)锤炼与成长。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九冶发展为总部在咸阳的中央直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重要子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下辖8个分公司、2个事业部、2个控股公司,业务遍及国内20余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10余个国家。九冶已经由单一的冶建施工成长为一家集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钢结构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为一体,年施工能力达到150亿元的国有大型综合性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

  1964年,按照中央加强三线建设要求,冶金工业部决定调集冶金施工队伍建设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即902厂(宝钛前身,71号信箱)。

  1965年1月,冶金工业部将第十二冶金建设公司二工地(原中条山有色冶金建设公司二工地),山东冶金建设公司,江苏冶金安装公司及洛阳,长沙,包头,新疆,北京等20余个单位的部分冶建施工队伍调迁至陕西省宝鸡市,组建了“第十二冶金建设公司宝鸡建设指挥部”(代号宝鸡市69号信箱,即为九冶前身)。

  冶金工业部第十二冶金建设公司是由中条山有色冶金建设公司为主于1964年11月组建而成,主要由参加中条山铜业基地建设的施工队组成。先后共计调往宝鸡1000余人。

  山东冶金建设公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主要承担山东省的冶金建设任务,主要由原承担山东铝厂建设的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第五工程公司,山东冶金建筑安装公司第一工程处,山东铝厂(代号501厂)建筑车间组成。共计调往宝鸡3200余人,其中山东铝厂1200人。

  江苏冶金安装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第三工程公司第一机械安装公司,共计调往宝鸡655人。

  九冶这支基本建设队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合并为第十二冶金建设公司宝鸡建设指挥部前,曾为国家冶金基本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3年5月27日,冶金工业部将第十二冶金建设公司宝鸡建设指挥部更名为冶金工业部第九冶金建设公司。

  当时我国顶级规模的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阳单晶硅厂,西北耐火材料厂和华山冶金车辆修造厂。

  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钛前身,902厂)是当时国家确定的三线月,冶金工业部在兰州召开西北三线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工厂规模,并以“902”作为工程代号。1965年3月20日,902厂工程动工。当时承担建设任务的宝鸡指挥部约5000余名职工(随后陆续增至6000多人),住在临时工棚或寄宿农民家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1966年5月1日,工厂四车间正式投产,随后科研综合楼,动力车间等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前后交付使用和投产。后续建设工程一直持续到1975年,历时11年,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安装设备1.5万吨。

  至此我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科研,生产基地初步建成,这是自力更生搞现代化建设的一次重大实践。

  1971年,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宝钛前身)建成投产,十二冶宝鸡指挥部奉调陕西省勉县承建汉江钢铁厂工程。为了做好宝鸡基地管理和有关后续工作,1972年成立了宝鸡留守处,办公地点设于红旗路7号,共有管理人员50余人,职工200余人。

  1973年5月,十二冶宝鸡指挥部组建为冶金工业部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后,九冶将宝鸡留守处和二工地整编为第三工程公司,并调迁勉县参建汉钢工程。

  1982年,九冶三公司逐步重返宝鸡市开拓市场,公司机关设于宝鸡市卧龙寺办公楼,机构下设第一,二,三,四工程队,木材加工厂,机动科等单位,时有职工1300余人。

  1983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成立了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宝鸡工程处;同年,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撤销了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宝鸡留守处。

  1985年8月,九冶撤销了第三工程公司建制,将第一,三工程队划归九冶一公司,第二,四工程队,木材加工厂,机动科等划归九冶宝鸡工程处。

  1985年11月,九冶将原宝鸡留守处修缮服务队划归宝鸡工程处并整编为宝鸡工程处第一工程队。至此,九冶宝鸡工程处下属职工1100余名,机关办公地迁至红旗路原地质楼。

  1992年12月,冶金工业部第九冶金建设公司更名后,九冶五公司随之更名为中国第九冶金建设公司第五工程公司。

  2009年1月,九冶改制重组,九冶五公司随之在宝鸡注册了九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公司,并一直沿用九冶五公司称号。

  2013年9月,根据九冶建设有限公司集团化发展需要,九冶建设有限公司第五工程公司更名九冶宝鸡公司,曾在金台大道燃气大厦办公。

  2005年,宝鸡陈仓园小学教学楼,宝鸡96401部队第二期经济适用性住房2号,3号住宅楼

  2009年,宝鸡残疾人联合会阳光大厦,万福七星酒店,宝钛集团小区住宅楼,元泰新城河滨小区,万和花园小区1号,2号,3号,4号住宅楼

  如今,九冶依然活跃在宝鸡建设一线,从我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科研,生产基地到支援建设的国内大中小项目,从宝钛老厂房老住宅楼到遍布宝鸡的高楼大厦,九冶为新中国,为宝鸡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宝鸡钛材生产加工量占全国的65%、全球的33%,2019年,宝鸡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进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标志着“宝鸡钛”纳入国家战略,这一切的基础离不开“九冶”当年打下的一丁一卯。

  在如今宝鸡九冶老住宅楼里能详细描述当年那个时代风貌,那个蓬勃年代的人已经不多了,据说曾经的宝鸡市一建就有九冶的人员支持,据说现在红旗路铁路桥南在当年还是河漫滩,他们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渭河大洪水。终有一天当他们老去,当这几栋老楼淹没于尘埃里,我们却不能遗忘,当年有这样一些人为宝鸡做出的贡献。